人物名片:杨小雁,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工艺专业,2008年7月加入渤海实业,现任集团研究发展部副经理。
“情商高,业务能力强,舍得出力气,受得了委屈。”集团研发总监初跃峰这样评价。
说起女汉子,大家都认为是风里来、雨里去,泼泼辣辣闯九州的人,但也有一种斯斯文文,波澜不惊,却内心笃定的人。还记得杨小雁为了工作,拖着预产期到来时沉重的大肚子忙碌的情景。为了工作,产假还没有休完,她便早早来到工作岗位上。这些成了研究发展部的优良作风,同事王敏生孩子前,正常上班工作,一天也没耽误。
就拿具体的申报项目来说吧,一般需要报送大量的支持资料,时间也都非常紧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了尽可能地为公司争取到有利的科研项目,确保一次性评审过关,杨小雁和同事忘我工作,常常晚上加班。她的孩子还很小,但她总能做到以工作为重,会主动留下来完成工作,任劳任怨,有时候回到家,孩子自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研究发展部的同事都说她格局很大。和同事交流时,她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而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很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是暴怒和狂奔。2017年,研究发展部除争取资金支持,申报国家、省市等人才及创新载体平台10项,全年申请专利11项,申报各级项目60余项……这背后,除了包括杨小雁在内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还有一路走来不能诉说的艰辛和眼泪。“受点委屈没什么,工作中有时候碰到不配合的情况,但渤海的利益高于一切,既然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就是要站好岗,不辱使命!”杨小雁说,“时间长了,相信越来越多的部门会更多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别的不多说了,还是让工作替她说话吧:
“国”字号技术攻关参与者。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公益行业专项等国家级科技项目,以及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科技发展计划、省技术创新项目等众多课题的研究工作。针对目前油脂行业存在的过度加工的问题,研发了大豆油适度加工技术,开发出零反式脂肪酸大豆油,该技术经国家教育部鉴定为国际先进。另外,棉籽油混合油精炼技术及食用油酶法脱胶技术,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的《食用油适度加工技术及大型智能化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该项技术在全行业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大知识产权专利体系践行者。“民以食为安”,杨小雁不忘渤海初心,牢记“提供绿色产品,创造美好生活”企业使命,针对目前的食用油“营养、健康”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参与研发了动平衡食用调和油、风味凉拌油、俏宝营养配方油等新产品并上市,“dha营养强化的大豆油的制备方法”“一种植物调和油”“一种营养均衡的风味凉拌油”等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另外,她还和团队一起参与建设围绕大豆、棉籽油、菜籽油、微生物油脂等技术装备、工艺以及粘胶纤维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五大领域领域的知识产权专利体系,建立了在油脂适度加工、混合油精炼、海洋微生物油脂、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搭建“孵化器”,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和管理体系的建设者。鉴于渤海实业生动技术探索,她成功申报省内大豆行业唯一一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油脂油料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以此为基础,该同志加强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目前,构建了涵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工程实验室等众多创新载体的创新平台体系。
国标修订的积极推动者。以渤海实业1500吨/日棉籽加工能力为基础,杨小雁还参与了《棉籽油》国标及行业标准《植物油适度加工技术规程》的制修订工作。参与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国标委工作组验收。
“我是2016年加入渤海,遇到不懂的杨姐总会耐心解答,在工作上踏实认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是我们部门的‘杠把子’,是我们这个研发小团队的工作表率。”提起杨小雁,研发部王建鲁一语道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